德國科隆,這個以狂歡節和大教堂聞名的城市,市中心鱗次櫛比的高樓和商店,毫不遜色于
柏林、
慕尼黑等知名城市。同時它還是著名的展覽會名城,這也是使科隆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。
古城科隆坐落在萊茵河下游,是北威州最大的城市和經濟、文化中心,在全國大城市中名列第四。這里有眾多的畫廊和博物館,享有
西歐藝術大都會的美譽。德國最大的兩家媒體——西德意志廣播電視臺和私營廣播電視臺RTL總部均設在這里。科隆也是重要專業博覽會的所在地,尤以國際食品展覽、國際攝影博覽和國際家具博覽最為知名。但更讓科隆名揚五洲的,還是赫赫有名的科隆大教堂和充滿歡樂氣氛的科隆狂歡節。
(1)科隆大教堂。它聳立在萊茵河畔,緊臨科隆老城區,是科隆市的標志,也是去科隆的游客必到之處。該教堂于1248年奠基,至1880年才最終落成,其間建建停停經歷了7個世紀。它用砂巖建成,是德國最大和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,教堂的圣壇堪稱
歐洲最莊嚴的圣壇之一。飾有宗教故事的彩畫玻璃窗面積總計1萬平方米,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。鐘樓上有5座大鐘,其中最重的是圣彼得鐘,重24噸。大教堂于1943年被炸彈擊中,但沒有倒塌,戰后很快得到修復。科隆大教堂是我在
歐洲見到過的教堂中最宏偉的建筑之一,與
巴黎圣母院和
羅馬圣彼得大教堂齊名為歐洲三大著名宗教建筑。大教堂的地下室經修繕后辟為“科隆大教堂珍寶館”,里面展出珍藏的天主教宗教儀式器具、圣物容器和十字架等。
(2)羅馬-日耳曼博物館。公元前38年,羅馬帝國的疆域擴展到萊茵河下游,因此今天在科隆老城區的各個角落,隨處可以看到羅馬時期留下的痕跡。1941年,科隆人在大教堂南端修筑防空洞時發掘出了舉世聞名的“酒神拼花地毯”。它有70平方米大小,由幾百萬塊陶土和玻璃彩石拼嵌而成,曾是一位羅馬商人餐廳的裝飾品。1970-1974年,人們在發掘出這塊拼花地毯的地方建起了一座羅馬—日耳曼博物館,展示歐洲以及萊茵地區的史前史、羅馬帝國文化藝術史、法蘭克王國和科隆市的歷史等,重點是再現羅馬帝國時期人們的生活景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