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
四川這塊盆地之中,形成了四個獨特的文化區,分別是巴文化區、蜀文化區、攀文化區以及川西高原,這四個文化區都有著自己的文化特色,像是這里的攀文化區是以彝族文化為主的,雖然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眾多的漢族人;而川西高原文化區這里因為與藏族接壤,所以主要是體現了藏族的文化;巴文化區是古代的巴國所在地,這里有著眾多的遺址,像是閬中古城;而蜀文化區相信大家熟悉度比較高了,著名的三星堆就是這里了。
休閑之都,富裕又美麗的地方,人民幸福,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。四川的文化有什么特別呢?四川特色文化讓大家體驗到不同的四川。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進入四川特色文化。
一、卡斯達溫舞
卡斯達溫舞主要流傳在
阿壩州黑水河,舞者要身穿“甲衣”歌舞,當黑水人出征之前,出征的人祈求勝利,他們的親人們為他們祝福,但愿一切順利的祭祀的歌舞。
卡斯達溫可能是最初的羌族游牧時候產生的一種祭祀性的儀式吧。唐代之前的黑水河戰事不斷,所以它也演變成了一種祈求勝利、平安的祭祀活動。現在已經成為年節、慶典等祭祀儀式中歌舞部分。在黑水縣的不同地方,卡斯達溫的表現和內容頁有不同之處。有的地方的主要表現的是狩獵時候的景象,有的地方以表現征戰,還有表現男女道別的等等內容。卡斯達溫和遠古的羌文化,吐蕃文化有相互交融的特點。
二、羌笛
羌笛是少數民族羌族的一種民族樂器,但是隨著社會發展和羌族的消失,羌笛需要更好地流傳下去。羌笛用絲線將兩根長度一致,筒孔大小相同兩個竹管并列綁在一起,管頭插著竹簧。這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樂器,主要是用來獨奏的樂器,有十多首曲牌,內容涉及很廣泛,最主要的就是羌族人民的思念的情感。沙壩等地的羌笛是秦漢戰亂的時候,羌族人由西部帶入過來的。西漢之前的羌笛都是四孔,后來又成了五孔,到了近代已經成為了六孔的羌笛了。
羌笛歷史悠久,已經存在了兩千多年了。羌笛的聲音虛幻縹緲。羌族人民常常用羌笛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悲歡離合。羌笛吹奏方法主要是鼓腮換氣法,好的演奏者以后起可以吹奏長達幾分鐘,吹奏中的技藝也很高,喉頭顫音,還有雙簧共振等等,對吹奏者的技藝要求很高。
羌族沒有自己的文字,文化歷史必須要口傳心授,羌笛也是一種交流、文化傳承的渠道。羌族的音律、吹奏等獨具風格,是我國樂器中的珍品。
三、特有節日
農歷2月15是
成都的花會,百花爭艷,值得一看。清明節就是
都江堰的放水節,看看這個古老的水利工程在今天還在使用中。
四、川劇變臉
在遼闊的中原大地上,四川,位于偏僻的
西北角,極不引人注意,再加上四川地形為盆地,四面環山。正是因為這樣,她一直作為人們避戰逃災的世外桃源。這里文化悠久,民風淳樸,氣候濕潤,享譽“天府之國”美稱。在眾多文化里,川劇變臉可謂一枝不得不提的奇葩。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。早在西方人發明魔術之前的幾百年,變臉已經誕生,而與之不同的是,她還具有更為豐富,深刻的含義,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,而且在民間小巷得以普遍,這點尤為可貴!變臉最先用于神怪角色,明代已有。
五、社會習俗
走人戶
漢族社會習俗。流行于四川各地。民間凡遇年節或婚嫁、新居落成等情況。都要到親戚家串門探望,稱為走人戶。屆時,一般要帶上豬肉、點心、酒等禮物,穿上平時舍不得的衣服前往。主人家割肉買酒,熱情款待。春倌說春漢族社會習俗。流行于四川各地。時間在春節前后。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,身著官服,左手執木刻春牛,右手拿春棒;裝束與普通人一樣,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。他們爬山涉水,走鄉串戶,每到一地,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。說唱完畢,將一張紅紙印制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。說檢結束后,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,以作報酬。
拜把子
舊時漢族社會交際習俗。又稱結盟、結拜、換帖等。流行于四川各地。基于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,以磕頭換帖、同飲血酒、對天盟誓的方式結為兄弟,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系。
送節禮
漢族交際習俗。流行于四川和地。民間凡遇春節、端午、中秋等重大節日,嫁出去的女兒攜女婿,分家另過的兒子攜媳婦,帶上禮物回家拜望父母。親朋好友之間也在上述節日期間互相拜節送禮。該習俗現仍流行,只是所送禮物隨時代發展已有變化。
學三年跟三年
漢族社會習俗。流行于四川各地。舊時投師學藝一般需三年時間。按習俗,三年之中,師傅只管徒弟伙食,會給少量衣鞋錢和剃頭錢,不給工錢,徒弟出工得的工錢也歸師傅。三年期滿后,許多徒弟還要跟三年才能獨立謀生。這三年里,徒弟相當于半個工人,有一定收入。
辦出師酒
漢族社會習俗。流行于四川各地。技師學藝滿三年后,如果所學技術已過關,征得師傅同意,便可“出師”。屆時,徒弟要大辦“出師酒”,請行內有名氣的人來參加,祭祀行業祖師神,酬謝師傅的教藝之恩。徒弟給師傅叩頭,送給師傅衣帽鞋襪;師傅退還投師文約,對徒弟說此些祝愿的話。按規矩,無錢謝師、未辦出師酒的,不能算出師。隔代同姓漢族社會習俗。流行于犍為縣羅城、定文、壽保等鄉鎮。這一帶張姓和吳姓中,保留著隔代同姓的習俗。為了使香火不斷,便采取了隔代同姓的辦法。
四川特色文化就到此為止了,希望這個文化之旅會對你旅游有所幫助。